電擊式殺蟲燈技術參數
1、符合GB/T24689.2-2017《植物保護機械殺蟲燈》標準(提供國家植保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報告)。
2、整燈功率≤20W;(提供國家植保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報告)。
3、太陽能電池組件功率:單晶矽,功率≥40W(提供國家光伏產品檢驗中心的太陽能電池板檢驗報告)
4、鋰電池容量:12V/24AH,鋰電池具有過充,過放,短路保護功能。(提供國家電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應規格和功能的鋰電池檢驗報告)
5、誘集光源:波長320mm-680mm(主波:365/404/435/545/577),燈管啟動時間≤1s,燈管功率≤15W;(提供國家植保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報告)
6、殺蟲燈具有燈管損壞自動檢測及不同靶標害蟲分類誘捕功能。(提供相應的技術證明文件)
7、高壓觸殺電網:高壓觸殺電網:采用不鏽鋼豎網連接,豎絲直徑≧2.0mm,網絲間距≤10mm,電網電壓:4700V±5%,誘集害蟲撞擊麵積≧0.21m²,設有電網過流短路保護裝置,防止因蟲體殘餘電網短路。正常工作時不得產生電弧。
8、燈杆高度≧3m,不鏽鋼材質或鍍鋅管噴塑,整體焊牢靠;表麵光滑,無明顯的氣孔、焊瘤,固定支架部位采用頂絲固定可實現360旋轉;
9、緣電阻≧2.5MΩ,高壓電網連續電弧放電>30min,緣柱無炭化現象。
10、時控功能:根據目標昆蟲生活習性規律,可設定多個時間段。
11、光控功能:在光照<20lx情況下誘集光源自動亮起,殺蟲燈進入正常工作狀態,在光照>30lx情況下誘集光源自動熄滅,殺蟲燈停止工作,進入充電模式。
12、雨控功能:殺蟲燈在雨天應自動即可自動進入保護狀態,雨停後可自動恢複工作。
13、溫控功能:當空氣溫度低於5±2攝氏度,殺蟲燈進入自動休眠狀態;當空氣溫度高於5±2攝氏度,殺蟲燈開始工作.(提供國家植保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報告)。
14、保護開關:可強製關閉殺蟲燈。
15、裝配質量:燈體各連接件和緊固件應無鬆動現象,整體牢固,應曆時30min震蕩試驗,不得有短路,電弧及誘集光源閃爍現象。
16、產品需預留物聯網端口,後期可並入各地農業部門的物聯網監控平台(提供配套物聯網係統軟件著作權證書)(提供相關證書:物聯網太陽能電擊式殺蟲燈)。
太陽能殺蟲燈的使用方法
幾畝田的農戶用殺蟲燈會把別人田裏的害蟲引到自己田裏來;但是,實際情況是:在殺蟲燈下1m半徑範圍內蟲量會增加;過去,對此局部地區進行農藥防治,解決問題。采用種養結合和燈光誘蟲配套生態農業集成技術,完全不存在此問題,而且還能顯著提高綜合效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種養結合和燈光誘蟲配套生態農業集成技術,解決了殺蟲燈科學使用方法問題,提高殺蟲燈使用效率、提高殺蟲燈使用的綜合效益。種養結合技術是能顯著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的生態農業的基本技術。我國稻田養殖有悠久的曆史,並已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水田養殖(稻田、藕田……放養魚、蝦、蟹、鱉、蛙、鴨),旱田養殖(包括樹林、果園、桑園、菜園……放養禽類、蛙類等)能顯著提高綜合效益,有很多成功實例;各種種植業與適宜的養殖業相配套,一般種植業能保持原經濟效益,與其配套的養殖業產品就是新的經濟增長點,一般都能有1000元/畝左右,甚至更高的利潤。而且在農業生產環境放養食蟲、食草動物,既是科學利用資源,提高生產區域的生物產品種類和總產量,也是對生產區域內的植物進行病、蟲、草害生物防治,實現種植業生物防治與養殖業生產結合。
種養結合技術仍未能在大麵積生產中推廣應用,研究其原因主要是:種植業生產防治蟲害使用化學農藥是種養結合技術推廣的主要障礙。與種養結合技術配套,科學使用殺蟲燈,排除了推廣應用種養結合生態農業技術的障礙,殺蟲燈誘集的害蟲直接喂養放養的食蟲食草動物,很自然地解決了殺蟲燈下害蟲相對集中的問題;實現種植業物理防治與養殖業活飼料收集喂養結合,提高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顯著提高殺蟲燈使用效率、提高殺蟲燈使用的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景觀式太陽能殺蟲燈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案
一、滅蟲燈燈不亮不能工作
解決方法:先檢查高壓導絲是否齊全,高壓網鏽蝕嚴重,解決方法需要重新纏繞高壓導絲,更換不鏽鋼絲;其次,檢查高壓裝置是否損壞。解決方案需要更換高壓設備。
二、滅蟲燈不能正常工作
解決方法:先檢查燈管接觸不良或燈頭螺紋是否斷開,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需要重新安裝燈管,燈頭螺紋需要重新焊接;其次,檢查起動器是否損壞,鎮流器是否燒壞。解決辦法是更換起動器和鎮流器。
三、滅蟲燈雨天燈不滅
風吸式太陽能殺蟲燈廠分享處理步驟:原因一:M3*8螺絲失控,即M3*8螺絲生鏽。確定需要更換解決方案。原因二:電源線斷開或插座接觸不良。修複電源線、插頭和插座。
四、殺蟲燈光殺蟲少
解決方法:先要檢查高壓網絡上殘留的害蟲,這樣會減少高壓電壓的數量。解決方案需要清除殺蟲燈高壓網孔上的害蟲。二看高壓網是否正負碰撞,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需要將高壓網正負分開;也要知道燈是否超過2000小時,如果超過,就需要更換燈。
五、燈一直亮著
解決辦法:這是短路引起的,可以檢查短路情況。
六、燈的開合不規律
解決方法:1、光傳感器灰塵或不良,擦拭表麵或更換;2、自動控製電路板壞了,更換;3、環境光幹擾,避免光直接幹擾;4、線路接觸不良,檢查線路。
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正確的使用方法
1.四間布局
根據所選殺蟲燈型號、誘殺範圍,用菜地麵積除單燈誘殺範圍,得出該菜地需安裝燈數,實際安裝時應略多於計算數。用殺蟲燈燈距半徑(有效誘殺半徑)來計算並安裝,則效果更為理想。
2.安裝高度合理
殺蟲燈安裝高度要考慮作物種類和栽培方式。貼地低矮蔬菜如青菜、甘藍等,殺蟲燈安裝高度低於1.0米;棚架蔬菜如豇豆、四季豆,安裝高度1.0-1.2米;大棚栽培的以1.2-1.5米;果樹殺蟲燈安裝高度高出樹冠0.3米;稻田殺蟲燈安裝高度高出水稻植株1.5米為宜。
3.收放時間得當
根據害蟲產生時間及規律,自4月中旬掛燈,10月底收燈為好,殺蟲效果佳、防治效果高。
4.及時清理維護
清理蟲袋和清刷高壓網線,間隔時間越短,殺蟲效果越好,堅持天天清網清刷,效果提高明顯,同時能延長使用年限。殺蟲燈管護使用各村之間存在差異,有的村組管護不善、開燈率低、人為破壞現象時有發生,設施效益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公共設施的維護、農村“髒亂差”的治理等方麵還需進一步加強。成片安裝殺蟲效果明顯優於分散、單獨安裝,光源少的菜地效果優於光源多的菜地。使用過程中,要注意操作安全和保護。在清刷前,要切斷電源,在安裝時,好安裝漏電保護器,以確保線路對人畜安全。
5.科學使用殺蟲燈
生產上使用殺蟲燈時往往存在測報不準確和誘殺效果不理想等問題,這些往往是由於殺蟲燈使用不科學造成的。殺蟲燈用於測報和防治時的設燈密度不同,應根據不同情況合理布置,否則難以達到較好的效果。殺蟲燈在山區使用時往往需要增大安燈密度,才能達到較好的滅蟲效果。此外,殺蟲燈應大麵積連片使用,應根據當地作物的栽培布局等情況,製定出安裝殺蟲燈的計劃,舉辦培訓班,抓好技術人員和農民的培訓工作。
太陽能殺蟲燈的燈光誘蟲介紹
1、燈光誘蟲的原理
成語“飛蛾撲火”形象描述了昆蟲的趨光性。燈光誘蟲技術就是利用生物的趨光性誘集並消滅害蟲,從而防治蟲害和蟲媒病害。燈光誘蟲專門誘殺害蟲的成蟲,降低害蟲基數,使害蟲的密度和落卵量大幅度降低,從而減輕和避免害蟲對人、對農作物的直接危害或傳播病害。各種病蟲害都有一定的防治標準,當病蟲指數在防治標準以下則無需用農藥防治。
關於少數殺蟲燈生產企業產品介紹中的說法:“殺蟲機理是運用光、波、色、味四種誘殺方式殺滅害蟲。”“近距離用光,遠距離用波,黃色光源,性信息等原理設計”,是不科學、不準確的!不是故弄懸虛,就是缺少基礎物理知識!“光、波、色”實質都是波,光和色都是波在不同振動頻率時的表現,不同的色也都是不同振動頻率的光波。至於“頻振式殺蟲燈”的運用於“性信息”原理,完全是子虛烏有!而且,燈光隻能誘蟲,不能殺滅害蟲;殺滅害蟲還必須配套其它殺蟲部件。
2、燈光誘蟲的效果
不同種類的昆蟲對不同波段光譜的敏感性不同,如綠光對金黽子,黃光對蚜蟲有較強的誘集力,波長400~680nm的人類可見光包括了各種色光;波長320~400nm人類看不見的長波紫外光對數百種害蟲有較強的誘集力。在長波紫外光和可見光的光譜範圍內,光譜範圍越寬,誘蟲種類越多。
麻豆AV网站在线看把波長320~680nm覆蓋長波紫外光和可見光的光譜範圍的光源稱為寬譜誘蟲光源。寬譜誘蟲光源誘殺害蟲種類多,效果好,數量大。寬譜誘蟲光源對於鱗翅目類各種成蟲有特效,如菜蛾、棉鈴蟲、地老虎、食心蟲、蒂蛀蟲、吸果葉蛾、美國白蛾等等。有顯著誘集效果的其他主要害蟲包括:鞘翅目類的金龜子、天牛、步甲、跳甲、象鼻蟲等;雙翅目類的蚊子、蠅、蠓、虻等;同翅目類的飛虱、葉蟬等;直翅目類的螻蛄等。據各種環境中的不完全統計,誘殺害蟲超過一千五百種,寬譜誘蟲燈對於常見的各類害蟲大部分都有效。
3、燈光誘蟲的有效範圍
燈光誘蟲的有效範圍就是以害蟲可看見誘蟲光源的距離為半徑所作的圓,一般距離大約80~100m,有效麵積大約2~3hm(30~45畝);各種害蟲的視力有差異,為了保證殺蟲燈的使用效果,一般都把殺蟲燈的有效範圍確定為1.5~2hm(20~30畝)。燈光誘蟲的有效範圍還和誘蟲光源的種類和功率相關。節能燈光效率高,較低功率的節能寬譜誘蟲燈也能超過較大功率白熾燈和普通熒光燈、紫外燈的有效範圍。燈光誘蟲的有效範圍也和殺蟲燈安置的高度有關,俗話說:“高燈遠照”,在害蟲可看見殺蟲燈的距離範圍內,殺蟲燈安裝的位置較高,有效範圍也較大;但安裝位置太高,不便於操作;以養殖為主使用殺蟲燈,可以高燈和低燈配套,高燈擴大誘集範圍,低燈方便喂養動物。
4、燈光誘蟲的病蟲種類
殺蟲燈采用了現代的光、電、數控技術與生物信息技術等,能夠誘殺多種病害蟲。主要害蟲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銀紋夜蛾、地老虎、金龜甲、蟋蟀、蝗蟲、螻蛄、煙青蟲、玉米螟等等。其中以鱗翅目害蟲為主,約占總數量的85%-90%。
5、燈光誘蟲的發展
采用燈光誘蟲由來已久,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就有應用紫外燈(黑光燈)誘殺大豆、高粱、穀子等的害蟲的研究報導,70年代中國農村在集體所有製條件下,種植業就開始推廣使用煤油燈誘蟲,有交流電源條件的地方,也有用白熾燈、普通熒光燈或紫外燈誘蟲,後來又有高壓汞燈、雙波燈、頻振燈、節能燈、節能寬譜誘蟲燈、LED燈誘殺害蟲的研究與應用。各病蟲測報站一直使用燈光誘蟲技術進行蟲情預報;不少林場已開始推廣殺蟲燈防治林業病蟲害,不少有機產品生產基地采用燈光誘蟲防治病蟲害,不少養殖戶已開始使用燈光誘蟲,增加高蛋白飼料,喂養魚類、禽類、蛙類。燈光誘蟲有很多成功案例報導。
燈光誘蟲是替代化學防治病蟲害,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佳生物保護方法,也是提高資源利用率,提高綜合效益的動物高蛋白飼料收集方法。
15903880052
掃一掃 關注麻豆AV网站在线看
掃一掃 抖音關注